视频课程详情
登录后可享受更精准的推荐服务

德语的兴衰:解码欧洲千年史 | 北大博雅讲坛第211期

免费
最近在学 0人 收藏

英国古典学家理查·波森曾经说过:“生命太短,德语太长。”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更是写了长长一整篇《可怕的德语》来吐槽德语。但就是这么一门让人叫苦不迭的语言,却催生出影响人类历史的无数重磅作品:无论是歌德、席勒、海涅等的文学作品,还是黑格尔、尼采、康德等的哲学思想,抑或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这些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国人的思辨传统,但这种思辨的基因又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语这个神奇的语言。
从古印欧人的崛起到日耳曼部落在欧洲土地的生根发芽,从本笃会修士到德语的文字化过程,从德语文学的兴起到神秘主义与德语散文的出现,从马丁路德到遍布全德的语言学会,从启蒙运动到语言的真正统一再到第三帝国的语言操纵,德语就像一条大河,一路蜿蜒,勾勒起欧洲过去千年的历史。而如今,作为使用国家数量世界排名第六的语言,也是世界大国语言之一,还是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在塑造欧洲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将在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梁锡江为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