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一个哲学问题吸引着一代代人的思考: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巨大虚无?生命又何以安顿?
神话、大同世界、桃花源、理想国、乌托邦……人类构建起一个个形色各异的乐园,企图以此对抗虚无,寄托心灵。“乐园”是人类心中蕴藏着的,对某种足以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与理想生存处境的想象与实践的结果,对乐园的追寻,无疑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主题,甚至是激发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唐诗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了不同的乐园类型的建构,有对往圣上古大同时代回光的渴慕,有对物我交融、宇宙和谐境界的沉浸,有对神话世界的向往,有对田园山水的回归,还有对盛唐光辉褪去的哀歌……
如何透过“乐园”深入探索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唐诗中乐园意识如何转变?此种变化又如何揭示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北京大学出版社特邀台湾大学中文系欧丽娟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讲坛,为您讲述。